红薯丸子里的年味

席慕容有一首诗歌里写道,游子就像一只风筝,无论风筝飞多高,风筝的线都在那只手里,那只手便是故乡

或远或近的乡愁,或浓或淡的乡愁,镌刻在每一个游子的心里。那是对故乡风景的思念,对生活经历的回忆,对亲情的留守与牵挂,也是一份对于家乡食物的眷恋。总是能于千万种食物中,闻到那熟悉的味道,识别那熟悉的味道,那特有的气味,随同记忆,回到那时、那地。其实食物早已不是食物,而是一个记号,一个链接,与家乡随时的链接。

家乡春节特有的食物中,每年与香肠腊鱼腊肉同时登场的,还有一种很朴素,味道也并不是特别出众的食品,它就是红薯丸子。江西老家称之为“丸子麻麻”。小时候因为每一年的春节前夕,我都会参与红薯丸子的制作,春节的那段时间,每天早上都会吃到蒸热的红薯丸子,大家走亲访友都会相送自家做的一些红薯丸子。现在每次回老家返回深圳的时候,我都会捎上一袋红薯丸子,边嚼着边想起小时候过年的热闹与忙碌,边吃着边忆起小时候的乐事。旧时候,那时候,真好!

红薯丸子一般是大年29或者除夕夜来制作 ,大概是为了赶新鲜吃。制作红薯丸子的原料非常简单,就是红薯和糯米粉。制作方法也不难,先将红薯去皮,洗干净,切成小块,放笼屉里蒸熟,然后把蒸熟的红薯捣成泥,加一些糯米粉和适量白糖搅匀。趁热,大人们会先把红薯粉搓成条状,然后用菜刀切成一小截一小截。孩子们用右手取一小截,在左手的手掌心,以顺时针的方向一圈一圈地搓,直至搓成圆形或搓成椭圆形。

那些丸子,有大有小,有的搓出了坚韧性,也有软塌塌的;也有奇形怪状的,大致看着像个圆形也就凑合了。总之有“合格的产品",也有不合格“要回炉的山寨货”。每每这时,大人在一旁总会嗔怪着说,“做事情要有耐心,好好搓,再搓一搓。”有时大人见丸子实在不像丸子,就自己拿起那一团红薯泥,直接加工。我就是搓红薯丸子的“主力干将”之一。经我手搓成的红薯丸子,圆润饱满,熟能生巧,每每总能得到大人的称赞。颇有成就感,于是在每一个除夕前夜,我都会很卖力地搓红薯丸子。那些在热闹的、昏黄的灯光下搓红薯丸子的画面,温暖了童年,温暖了记忆。

红薯丸子搓好之后,会逐个儿放进油锅煎炸。趁热吃,香极了。大人说这么吃容易上火。通常的吃法是,等丸子冷却之后,拿碗装好丸子隔水蒸着吃。又热乎又不上火,软糯合口,满嘴留香。

犹记得,在搓红薯丸子的时候,当左手的手掌心粘了厚厚的一层红薯粉时,搓丸子有点搓得粘手、不顺畅时,大人便会拿菜刀轻轻地沿着手掌心刮下这一层红薯粉,再把这刮下来的红薯粉和入到面团里再搓,一点儿也不浪费。那节俭的家风,有时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细节里,扎下根来,进入血液里,进入记忆里,无法忘怀,从未忘怀。

上海龙凤shlf最新地址那些在搓红薯丸子时的热闹的、温情的聊天、唠家常已不记得了。年年岁岁,岁岁年年,又是新的一年。小时候盼着长大,小时候真的不知道时光过得这么快。小时候真的不知道,慢时光如此让人流连……

内容推荐

【下一页】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【上一页】